出品/氢消费
【资料图】
作者/八月
杉杉正在为购买猫粮发愁,每当家里囤的猫粮几近用完时,她都会在小红书、微博和豆瓣小组等各个社交平台上浏览各品牌的产品测评,从中挑选购买合适的猫粮。尽管自己养有两只猫且长达六年时间,她还是判断不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猫粮。
感到焦虑的不止是杉杉,开宠物店十年以上的赵方坦言,他经常会为店里的猫咪们更换猫粮品牌。“最好不要只吃同一个品牌,一是长期同一的配比的营养摄入对猫咪不好,二是因为之前碰到过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毒猫粮问题”,赵方称,加上现在国产猫粮崛起,海外品牌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。
没有值得信赖的品牌,是目前“铲屎官”的痛点。
去年4月被指猫粮导致超百只猫死亡的信元发育宝,是一家拥有50余年历史的企业,此前在天猫上的人气和销量均表现不俗。时间再往前,高端进口主粮Petcurean go!猫粮在2021年也被曝有猫咪食用后中毒及死亡,当时的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4亿。
毒猫粮屡见不鲜的背后,是猫粮以及背后宠物食品市场的高速增长。
80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,对宠物有着更高的情感需求。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的《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》统计,2021年猫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犬,成为饲养最多的宠物。在中国城镇家庭中,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,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。
但也正因发展速度过快、起步过晚,猫粮市场良莠不齐。加上市场生产及监管标准不够清晰,猫粮的国标属于推荐性标准,不具备强制执行力,导致不少猫粮品牌会为了成本添加大量不符合猫咪营养需求的成分,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也因此困难重重。
毒粮难辨
伴随着国产猫粮的崛起,平静的猫粮市场再次被搅动。
根据德勤咨询发布的《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白皮书》,多数高端宠物食品由外国品牌提供,占总交易额的44%,经济型产品主要由国产品牌供应,占交易总额的33%。这也意味着,猫粮市场不再被海外品牌垄断,国产猫粮逐渐被消费者信任。
猫咪主粮属于宠物食品刚需,市场空间大,通常具有高粘性。广阔的市场下是更为细分的赛道,根据猫咪各阶段健康需求的不同,不同的消费需求催生出多种类、新概念,譬如区分幼老龄的特殊饮食需求、保护肾脏、美毛护肤、肠胃调理等功效的功能粮。
当然,这也让本就在猫粮购买攻略里看花眼的消费者更加困惑。“我觉得我家猫急需要美毛护肤,又要肠胃调理,还需要照顾到它是只小猫啊”,张雅称,她刚开始养猫时会看所谓成分表,到后来氪金了一阵子,她发现,国产猫粮不一定都不好,海外品牌也不一定都好。
一味地氪金,很有可能将爱宠送到资本的镰刀下,这也暴露出猫粮市场最致命的问题——毒猫粮难辨。
“我家猫吃渴望尿血了”,浅浅在宠物群里无奈地向好友求助。她告诉我们,自家猫从小身体就很好,吃了2年“老”渴望都没出过问题。“在换加拿大配方的新渴望后,猫的身体就出现问题,我去找旗舰店解决,他们就糊弄我不给我解决”,浅浅愤愤不平地说。
面对群友劝说称“先去医院治疗拿到化验报告,也有可能是膀胱结晶”,浅浅因为家里猫咪一直很健康而表示反对,她笃定是猫粮问题,有可能遇到了批次问题,或者配方实际是美国配方的毒猫粮而非加拿大配方。根据过往的经验,“就连自营店都经常真假混卖”。
同样因批次问题遇到毒猫粮的,还有简意。“我是真的没想到吃了一年多的皇家猫粮,会碰上批次问题,直接把我家猫吃呕吐送医院”,他说,因为之前吃猫条和渴望的猫粮,导致细菌超标、蛋白质过剩而软便、拉稀,后来医生推荐了皇家的处方粮,就一直没换过品牌。
“我这次从皇家官方直营店买到的猫粮明显有受潮的问题”,简意特意从外卖平台购买同款猫粮做对比,“问题猫粮明显有些发白,不仅难掰断,味道闻着也不新鲜。”但官方直营店客服却称这是由简意自己“换粮过度”引起的。
对于客服给出的此番说法,简意非常不满。他告诉我们,“这与事实不符,我们用同品牌同款猫粮,一直在同一渠道购买,怎么会有换粮一说呢”。
实际上,与浅浅、简意这样遇到批次问题毒猫粮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仅信元品牌旗下“饕餮系列”致死的猫咪就多达200只,黑猫投诉上,毒猫粮投诉数量亦多达近800条。
无法辨认的毒猫粮,让宠物粮品牌一直处于持久的信任危机中。
何为合格?
“市面上没有哪款猫粮敢说自己绝对好,因为千猫千胃,肯定会有不适合的猫咪”,泰安市泰宠宠物食品有限公司,宠物主粮配方师邱伟告诉我们,有些猫天生对鱼肉过敏,而主人根本不知道,含鱼肉的猫粮则不见得都好或都不好。
对于市场上颇有争议的“毒猫粮”一词,邱伟也给出了判定的条件。“这个所谓的毒,可以分为两种解释,一种是真的有毒,这种情况是因为产品质量或者保存不当导致的,猫咪吃完之后短期就会中毒情况”。
“另一种毒,并不是真的有毒,而是产品本身并不合格,而导致猫咪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,免疫力下降,慢慢出现问题”。
另外,邱伟告诉我们,猫粮外包装袋的配料表是商家展示给消费者的数据,其蛋白、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可信度是最高的,如果猫粮理化指标里蛋白脂肪含量较低,对于猫咪来讲会存在营养不够等问题。
“单纯地购买进口猫粮也并非万全之策。从原产地来看,欧美的进口粮的生产技术和原料指标相对较高更安全,澳洲、新西兰畜牧业发达,可以考虑买纯肉的产品”,邱伟称,“日韩的进口粮就算了,本身他们从原料和技术跟国内中大型厂家来讲没有根本性优势,再加上关税和运费,没有考虑的必要。”
但是,比不是真的有毒的猫粮更严峻的是,市场上对于猫粮的理化指标、合格合规等情况并没有很严格的标准,这也造成真正的“问题猫粮”遍地丛生。
根据资料显示,2018年之前国内并无任何与宠物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,此后,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号文件才首次制定了《宠物饲料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文件。
尽管填补了国内宠物食品的生产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空白,国内的宠物食品安全标准仍有极大的进步空间。
举例来说,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CO要求猫粮含有47种营养素,且明确要求了部分营养素的最高指标和最低指标。同时还有各种营养素的占比情况,如粗蛋白要求发育成长期幼猫≥30%。
但我国现行的标准仅对猫粮有8项营养素指标,且猫粮和狗粮的主要营养素指标相同,未有更具体的细项分类及规范。
在国内,猫粮的生产标准主要依照2014年发布的“GB/T 31217-2014 全价宠物食品(猫粮)”,“GB/T ”只是推荐性标准,而非强制性标准,相应的也就很难给出明确的处罚和严厉的打击。
宽松法律法规之下,企业偷工减料、成分虚标、添加诱食剂等行为已不少见。
这也衍生出另一个关键问题,消费者维权难。
由于宠物身体状况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,想要论证宠物粮与宠物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,本身就是一件难上加难之事,这也是在信元宝毒猫粮事件中,宠物医生大多给出的结论是“怀疑中毒”,而不是“因猫粮产生的中毒”。
这也迫使品牌仅仅会因短期内的舆论压力做产品召回、向公众道歉等行为,却治标不治本,无法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猫粮的存在。
更何况,面对一条鲜活小生命的消逝,维权本身已经无法挽救什么。也正因此,宠物粮的安全亟需得到重视,宠物粮的食品安全红线不容触碰。
国产猫粮正自我规范
如今,更多的国产猫粮品牌站了出来,不仅主动为消费者做知识科普,还尝试以自我为标准为行业打样。
前段时间,pidan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《一款没有卖点的猫粮》的文章。不同于市面上适口性、不软便、发腮之类的卖点,pidan称自己做的是“一袋没有卖点的猫粮”,并在文中放上一支猫主粮产品“安心冻干猫粮”的研发全过程vlog。
Pidan还表示,企业遵循最新版的AAFCO(美国饲料管理协会)建议,对于粗蛋白的需求,成长和生长期的猫应≧30%,成年的猫应≧26%。
像pidan一样主动做自我规范的国产猫粮品牌,还有阿飞和巴弟。
在宠物行业发生毒猫粮事件后,阿飞和巴弟第一时间发布微信公众号,教消费者如何从配方、抗氧化剂和诱食剂三个方面甄别毒猫粮。
他们还提出观念称,“我们对毒的概念不应该狭隘化,认为吃死了才算毒,有些毒是慢性毒,营养不良导致猫咪日渐产生健康问题也是毒”。
此前,国产猫粮品牌经常因代工厂而被消费者诟病,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猫粮品质的高要求,企业们纷纷开始升级生产模式,或是自建工厂,或是与代工厂合作自创品牌。譬如高爷家已经着手筹建自有工厂;曾经为雀巢代工的乖宝也推出了自主品牌麦富迪。
为了消除消费者的误解,还有不少国产品牌公开展示自己的原料组成和成分占比。而单从成分值来看,很多国产猫粮的配方标准与品质已经跟上海外品牌的脚步。
这也进一步倒逼海外品牌在国内市场更加自我规范。海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方式主要是国内设厂自营、授权中国代理两种。目前采用后者的居多,因此,如渴望、爱肯拿等海外品牌经过代理进口再层层分销,很容易在销售过程中出现问题。
国内宠物粮市场飞速发展至今,仍处在漫漫的探索期。除了监管和监督存在缺口外,很多消费者仍然缺少一定的养宠知识。
“我刷小红书的时候,总能看到很多国内品牌教你用奢侈品级别分类来看猫粮级别”,达达告诉我们,通常他会看到很多50元一袋的国产猫粮品牌自诩为奢侈品界LV,他觉得不可理喻。“关键是有些消费者还真就信了”,达达说,他希望广大宠物主能够补齐养宠知识,避免上当受骗。
对于宠物粮的品牌、商家、消费者来说,了解什么是一口好粮确实是长期需要去学习和鉴别的事情。
宠物粮市场早已不再是海外品牌独树一帜的天下,国产品牌也在通过新的渠道、新的方式,去争夺消费者的心智。而这些也驱动市场去催化出更多具像化的标准,相关法律法规能依据的案例成熟度也在一点点完善。
特别是对于消费者来说,猫粮的试错成本过于高昂,维权本身已经无法挽救猫咪的生命。对于猫粮品牌来说,唯有自我规范才能长足发展,其胜局还是要落在口碑上。
·
标签: